北京金融法院发布保险类纠纷审判白皮书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北京金融法院11月9日消息,北京保险北京金融法院当日召开“保险类纠纷审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金融通报北京金融法院保险类纠纷审判情况,法院发布纷审发布《北京金融法院保险类纠纷审判白皮书》。类纠
2021年3月18日至2022年11月4日,判白皮书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保险类纠纷案件677件,北京保险占全部民商事案件7.75%,金融标的法院发布纷审总额达11.73多亿元,涉及保险公司共计41家。类纠从案由看,判白皮书保险纠纷一级案由54件,北京保险财产保险合同类案由445件,金融人身保险合同类案由146件,法院发布纷审保险经纪合同、类纠保险代理合同、判白皮书保险费及其他保险类案件32件。从保险公司败诉原因看,主要集中于免责条款未尽提示说明义务、格式条款解释应以不利于制定方为原则进行解释、理赔协议显失公平等7个方面。
《北京金融法院保险类纠纷审判白皮书》显示,目前保险行业治理及保险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保单质押贷款业务规范化等方面。再保险纠纷中,部分保险公司混淆再保险与共同保险,以“共同保险”之名行“再保险”之实等问题也应当引起重视。同时,保证保险中“高利放贷”现象和涉嫌车险诈骗案件成为了目前保险类案件审理中的难点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北京金融法院对保险合同效力、保险赔偿范围、保险代位求偿权、涉车辆保险诈骗等保险领域常见争议的裁判认定标准进行了系统总结梳理,并在白皮书中列举了保险合同格式条款中机动车的认定、新冠肺炎疫情与保险理赔范围、保单中特别约定条款效力认定等多件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导向作用,以审判树规则,以规则促治理。
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李艳红表示,为切实提升保险类纠纷审判工作质效,北京金融法院出台了一揽子工作举措,涉及审判能力建设、创新工作机制、统一裁判尺度、强化法治协同、建立专家智库、开展法治宣传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保险类纠纷解决效能,全力护航保险行业健康发展。
为促进保险纠纷诉源治理,北京金融法院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开展政策、培训、数据等资源协同,与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等多家调解组织签约,成立保险行业调解工作室等,在提升保险审判专业化水平的同时,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助推保险纠纷诉源治理。同时,北京金融法院强化司法建议工作,就保单质押、保险合同两年解除限制等问题向保险企业和行业协会发出多份司法建议,从司法的角度为行业健康发展提出有益建议。
(责任编辑:时尚)
- 本周17只新股闯关IPO,中芯集成拟科创板募资125亿元
- 苹果iPhone 14 Pro DXOMARK影像分数公布:146分全球第二
- 市场分析:汇市风险不断叠加,美元强势与欧元弱势极端化是重点
- 蜜雪冰城显形记
- 日赚9.5亿,是中石油两倍多!“宇宙行”净利润又创历史新高
- 丰田汽车CEO:电动汽车普及时间将比预期长
- 团车2022年上半年营收8921万元 同比下滑58.2%
- 央行研究局: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助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进博会,展会质量持续提高: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
- 比亚迪于扬州新设半导体公司
- 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约谈主要货运平台公司
- 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推进煤价电价改革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 国债期货全线上涨 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涨0.24%
- 9月30日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与利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