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17条政策为工业经济“添薪蓄力” 力求2023年“开门稳”
探索22人已围观
简介中新网11月22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振作工业经济再加力。为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更好发挥稳住经济大盘“压舱石”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21日联合发布《关于巩固回升向 ...
中新网11月22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振作工业经济再加力。添薪蓄力
为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条政更好发挥稳住经济大盘“压舱石”作用,工业工业和信息化部、经济国家发展改革委、力求国务院国资委21日联合发布《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年开通知》,提出了17项具体举措。门稳同日,添薪蓄力三部门还召开了全国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电视电话会议。条政
明确目标:2023年实现“开门稳”
工业是工业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引擎,振作工业经济是经济稳住经济大盘的坚实支撑。
但当前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力求市场需求恢复仍需时间,年开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一些卡点堵点,门稳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添薪蓄力10月份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出现小幅波动,持续恢复基础仍不稳固。
数据显示,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0%。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必须坚定发展是第一要务,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聚各方力量,压实主体责任,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进一步振作工业经济,巩固和拓展回稳向上态势,为明年一季度良好开局奠定基础。”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说。
按照上述《通知》的要求,总体目标是确保2022年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23年实现“开门稳”,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汽车制造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突出重点 5方面举措精准加力
《通知》针对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困难,提出5个方面稳增长重点工作举措,在需求侧着力拉消费、促投资、稳出口,畅通经济循环;在供给侧针对关键环节“卡脖子”、新增长点支撑不足等结构性制约,着力推进补链强链,加快培育新动能。
一是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有力有序推进制造业“十四五”相关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用好各类政策性工具,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改造投资,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加大出资力度。
二是深挖市场潜能扩大消费需求。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深入推进消费品“三品”全国行系列活动,挖掘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潜力。
三是稳定工业产品出口。落实好稳外贸政策措施,加强外贸企业服务保障,支持发展外贸新业态。
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指导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实现稳产达产,加强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供应保障。
五是持续壮大新动能,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分类施策 9项重点举措聚焦行业、地区、企业
同时,《通知》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从行业、地区、企业等方面共提出9项重点举措,明确稳增长主体责任和主攻方向。
在行业方面坚持分业施策,提出推动原材料行业提质增效、巩固装备制造业良好势头、促进消费品行业稳定恢复,不断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发挥各行业对工业稳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区域方面坚持因地制宜,提出东部工业大省主动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中西部地区努力巩固较快增长态势、东北地区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新的增长极。
在企业方面坚持分企施策,提出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工业企业“顶梁柱”作用、加力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强化对外资企业的服务保障,大中小协同、内外资并重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夯实稳增长微观基础。
《通知》还明确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工业大省、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力争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为稳定全国工业经济挑大梁。
按照全国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和国资委要密切配合、同向发力,进一步健全工业稳增长协调机制和工作体系,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完)
Tags:
相关文章
大全能源产销两旺净利飙涨237% 连签6个长单合同金额达2900亿
探索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长江商报多晶硅龙头688303.SH)产销两旺背景下,一月有余已签订6个大单。11月18日晚,大全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某客户签订《采购协 ...
【探索】
阅读更多广发期货异动点评:市场情绪摆动影响铁矿石下跌
探索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292号周敏波投资咨询资格编号:Z0010559) 行情导读:今日收盘,05合约下跌2.49%至823元/吨。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对市场释放打压矿价信号,受市 ...
【探索】
阅读更多开年17家私募注销!“赌王”之子旗下私募仅存续18个月
探索来源:华夏时报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玫 陈锋 北京报道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9日晨,开年已有17家私募管理人注销。其中,16家为“主动注销”,1家为“依公告注销”。 ...
【探索】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又传破产,露华浓在中国市场的商业路也不顺利
- DMT药物“复彼能”落地应用,能否重塑多发性硬化治疗格局?
- 网友咨询能否赴落地签、免签国,官方建议推迟、调整或取消出境计划
- 连续扩产后需求回落,“手套茅”英科医疗终止两项扩产项目
- 成品油零售限价将迎年内第10次上调 国内92号汽油全面进入9元时代 部分地区最高油价迈入10元时代
- FDA首度批准斑秃疗法!由礼来因塞特研发
- 国合会委员汉森呼吁:正视海洋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的角色
- 上海宝山27岁感染者因发热就诊,轨迹涉工商银行、联华超市
- 兴业证券收益依赖基金业务Q1净利润大降87% 净稳定资金率接连下降配股募资140亿补流
- 谷歌AI系统LaMDA有“意识”?“泄密”工程师已被停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