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观察:在中国“绿色生活”是怎样的体验
参考消息网7月4日报道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7月2日发表题为《在中国“绿色”生活是绿色生活怎样的体验》的报道。报道说,美媒六年来,观察袁雨(音)一直尽其所能,中国过着一种不产生不可降解垃圾的体验生活。她自带咖啡杯和筷子去咖啡馆和饭店;她买二手衣,绿色生活而且从不叫外卖。美媒
她在北京的观察胡同里开小店卖家居用品,但没有一件是中国一次性塑料产品,也不向顾客提供购物袋。体验
衡水市学生在用废弃纸盒制作“小房子”模型(新华社发)
30岁的绿色生活袁雨说:“不容易,但是美媒并非不可能。我会想办法做到。观察”
报道称,中国中国此前制定了目标,体验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政府为实现这些目标制定了蓝图,其中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民众过上绿色的生活方式。为了提高人们碳足迹的意识,它鼓励销售低排放产品,改进标签,加强气候教育等。
据报道,浙江财经大学教授王建明说,中国应构建促进绿色产品认证的法律体系,确保它拥有强大的法律支持。
比如购物。在中国,购物已迅速转移到网上,这加大了低碳购物的难度。中国知名电商平台每年都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敦促卖家使用更多可回收包装,减少使用胶带。
报道说,在中国最大的网上订餐平台,如今顾客可选择不要一次性餐具,采用“环保订单”。不过,即使是这种小小的要求有时也做不到,有些餐馆还是配送塑料餐具。
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的一名项目顾问说,这只是个人行动可能带来变化的一个例子。
该顾问说:“这是一种常见的辩论——个人选择究竟能给气候带来多大影响。诚然,改变大环境,比如能源基础设施,最为重要。但是,个人的行动和意识也是能够推动变革的。”
报道称,遗憾的是,对于中国具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来说,了解大部分产品的碳足迹信息并不容易。
报道称,网络市场也在努力改变。今年4月,阿里巴巴的天猫网站对部分节能家电增添了绿色标签,提供某些空调、洗衣机及其他产品的排放信息,并承诺还会增加。阿里巴巴说,数字平台可以在向低碳循环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探索)
- 波音:京东航空将以737货机机队启动运营
- 新版防控方案将密接、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
- 券商股分歧显现!有的股东着急减持,有的还在增持回购,后市会怎么走?
- 国家发改委: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
- 2比1逆转德国队 日本队为亚洲球队再胜一场
- 超预期!易纲明确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 碳排放信息披露不充分仍是最大挑战
- 两大活跃资金大加仓,单月净买入创年内新高,同时加仓这些滞涨股
- 告别“10元时代”!成品油价将迎年内第二降,95号汽油重回9元
- 国有大行密集与优质房企达成战略合作 综合授信额度达数千亿
- 支付牌照续展申请中止,嘉联支付回应:尚不清楚原因,正积极沟通
- 诺奖得主费尔普斯:我们可以拆分垄断 让银行更多地给新创业公司资金
- 浙江三门核电二期工程正式开工 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200亿度
- 最高500亿!万科拟大手笔新增“发债”额度,前十月合同销售金额同比下滑33.5%
- 斯里兰卡决定仅向基本服务提供燃料,省际巴士也很可能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