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紧抓固投 宁夏国企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转自:经济参考报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力量。近日,参考宁夏召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座谈会,报紧总结过去一年工作成效的抓固展蓄同时,推动持续加大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投宁进一步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夏国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高质增强国有企业服务全区经济发展的经济动能。
国企成为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顶梁柱”
宁夏国资委党委书记吴琼说,参考2022年,报紧宁夏国有企业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77个,抓固展蓄完成投资420.7亿元,投宁占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8亿元的夏国20.9%,覆盖高铁、高质高速公路、经济新能源、房地产、旅游等诸多领域。特别是盐池县青石峁气田、灵绍直流光伏基地、包银高铁银川至惠农南段铁路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有效发挥了国有企业的履职担当作用。
宁夏正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围绕先行区建设,宁夏计划“十四五”期间实施各类项目总投资约1.5万亿元,而先行区建设迫切需要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并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发挥好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
项目储备是项目建设的源头,只有持续的项目接续,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才能有不竭动力。今年,宁夏国有企业计划实施项目472个,投资额696.9亿元,增长65.9%,重大项目明显增多。中央驻宁企业计划投资东数西算中卫数据中心集群绿色能源岛建设项目、“宁湘直流”配套新能源基地中卫30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等重大项目11个,参股央企、区属企业及五市一基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国企计划投资盐池至宁东降碳减排绿电替代一期项目、宁东250兆瓦光伏复合项目等重大项目12个。
“整体上来看,全区国有企业的投资方向更加明确、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质量逐步提高。”吴琼说,各国有企业要继续把项目谋划储备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紧盯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弱项,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科学谋划一批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的社会民生项目,研究储备一批科技性、支撑性、成长性的重大产业项目,切实推动国企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规模、质量双提升,为高质量发展蓄势储能。
发力“新赛道” 投身新兴产业
宁夏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正在加速从传统的能源、基础设施等转向东数西算、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并不断加强投资和债务风险管控,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企业未来发展蓄能。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能宁夏煤业”)作为宁夏国资委监管参股央企中的大型能源企业,承担着建设国家亿吨级煤炭基地和世界级现代煤化工基地重任,公司2022年预计完成投资46.36亿元,完成率112%。除了传统的煤炭项目、煤制油化工项目,国能宁夏煤业结合自身优势,在新能源项目上持续发力,重点开展绿氢耦合煤制油化工示范项目前期工作,项目规模为30万千瓦光伏配套2万标准立方米每小时制氢,已取得绿氢装置备案,正在加快可研报告编制。
宁夏是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并于2021年成为8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之一,宁夏国有企业紧抓发展新机遇,发力西电东输、东数西算等“新赛道”。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介绍,2022年,中国建材集团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工程落户银川创新创业科技园。
为持续支持西电东输和新能源消纳,今年,宁夏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及其配套电网工程开工建设,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还将投资9.66亿元,加快建设新能源接网工程,杨柳输变电等工程建设提档加速,重点满足采煤沉陷区、“沙戈荒”大基地新能源发电项目、新型储能项目接网送出需要,并继续建设整县光伏配套接网工程,保证分布式新能源发电项目应接尽接。
有投资就存在风险,国有企业在抓好项目投资的同时,防风险底线更要牢牢守住。作为宁夏区属企业的“龙头”,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资产总额突破1000亿元,净资产突破590亿元,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推行投资全生命周期管控,建立投资负面清单,划出红线、列出禁区。在管控债务风险方面,集团层面资产负债率一直控制在40%左右,各子企业层面根据不同情况,分门别类设置债务预警线。”
直面不足 提高投资质量
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挑大梁”的同时,从目前投资发展情况来看,宁夏国企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投资规模小、新兴产业少、项目变数大等一些短板,全区国有资本布局仍然存在资产规模不大、资产质量不高、主责主业不够突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不强等问题。
2022年,宁夏全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477个,平均每个项目0.88亿元左右,多数项目投资额都在亿元以下,投资规模整体偏小。从近年投资项目看,依然是传统产业、基础设施、常用机器设备等项目占比较大,战略新兴产业较少。一些企业梳理、筛选项目不够精准,决策不够严谨,导致部分项目中途做出调整,甚至半途而废。
推动国企优化产业布局、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关键要靠固定资产投资。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的稳定性,需要实施项目来支撑;重点领域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需要实施项目来推动;关键环节的绿色转型、技术改造、智能升级,还需要项目来落实。
“各企业要坚持抓投资、促发展这一目标导向,围绕重大战略落实抓投资、围绕优化产业布局抓投资、围绕改革问题整改抓投资、围绕重点保供任务抓投资,切实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抓在点上、抓住关键、抓出成效。”吴琼说。
(责任编辑:娱乐)
- 智评理财惊喜榜||实际兑付收益率最高达4.62%,10月理财公司固收类产品表现稳健
- 小摩:维持中国电信增持评级 2023年股息率或达10%
- 人大杨健教授:应按公募标准科学评价银行理财产品及管理人
- 恒大汽车或将被并购,天津工厂半年仅生产200辆汽车
- 央媒重磅发文!A股跳空低开,下跌原因找到了,5个!
- 伊朗原油不会很快重返国际市场!高盛:伊核协议短期内难达成
- 腾讯兄弟公司的惊魂一日
- 在线报名摇号中签,每人100元,第一轮上海电子消费券下周五发放
- 新华联:子公司长沙铜官窑被判向北京银行长沙分行偿还借款本息
- 市场分析:加拿大经济并未衰退,降通胀或是其意图核心!
- 腾讯第二季度游戏收入425亿元 游戏市场正在经历调整期
- 国家医保局:地方可以探索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
- 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证券业引导数字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 美团股价反弹逾4%,知情人士否认腾讯出售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