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知识 >>正文
促楼市政策扩大到改善性需求:多地二套房首付比例低至三成
知识75人已围观
简介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支持改善性需求释放成为各地优化调整楼市政策的又一方向,多地二套房首付比例低至三成。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截至5月23日,全国已有近40城调整优化商贷政策。另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 ...
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
支持改善性需求释放成为各地优化调整楼市政策的促楼策扩又一方向,多地二套房首付比例低至三成。市政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大到地套今年截至5月23日,改善全国已有近40城调整优化商贷政策。性需另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求多4月以来,房首付比已有江苏南通、例低湖北大冶、至成宁夏银川、促楼策扩河北石家庄、市政江苏常州、大到地套河北张家口、改善浙江绍兴、性需甘肃兰州、求多江西上饶等地调整商贷首付比例,多地在下调首套房首付比例至20%的同时,降低二套首付比例至30%。
以江苏南通为例,5月20日,南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南通市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明确,居民家庭通过商业银行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首次购房首付比例最低执行20%,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执行30%。居民家庭购买普通住房商业贷款利率下限执行全国最低标准,首套住房商业贷款利率下限执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20个基点,二套房商业贷款利率下限执行现行最低标准。
根据央行5月20日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年期LPR为3.7%,5年期LPR为4.45%,这也意味着5年期以上首套住房商业贷款利率最低可以做到4.25%,二套最低可以做到5.05%。
另以宁夏银川为例,5月19日,宁夏银川市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银川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调低首付比例降低购房者前期筹款压力,个人通过商业银行和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调至20%,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调至30%;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从目前各地二套房首付实行30%的城市来看,大都是面临市场降温明显,政策提振信心相对乏力的城市。从实际的方式来看,有的是采取全面二套房首付30%,有的则是对于第一套房的商贷是否结清有一定要求。
在张波看来,降低二套首付比例对于提振楼市场热度的前提在于,市场上是否有足够潜在的改善型二套房需求量,有些城市前几年市场土拍量大,市场上存量高,处于明显供大于求的状况,降低二套房首付能够拉动的需求相对有限。
植信投资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认为,调整二套房首付比例有助于提振住房需求,更好地满足居民住房改善性需求。进入二季度,全国房地产政策宽松空间进一步打开,转暖的信号更为清晰。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疲软态势,4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增加了“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和“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措辞,此后央行、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也相继表态,对住房金融政策进行“松绑”,并下调LPR五年期利率15bp。从全局来看,无论是对于宏观经济稳增长还是稳就业,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对全局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马泓指出,伴随中央政策的调整,地方房地产政策自2021年末开始从偏紧的状态逐步转为适度宽松,当前着力释放市场购房需求。据统计,相关金融宽松政策正从年初四线、三线城市逐步推广至二线城市,包括兰州、南宁、重庆等地方已经相应下调了二套房首付比例。预计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有必要按照中央二支持、一优化和一促进的政策要求,从需求和供给两端,针对各地房地产市场差异化特征,进一步推出有力度的政策举措,着力释放市场购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不过,张波提及,过度降低二套房首付也有一定的风险,尤其在首套房也有房贷未结清的情况下,购房者未来的月供压力会明显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信贷风险。
Tags:
相关文章
三运营商赢麻!我国5G用户人数全球第一 5G资费不可能大降了
知识全球5G用户数年内将破10亿,中国将贡献其中一半数量。据工信部数据,截至7月底,中国5G移动电话用户已达到4.75亿户。 爱立信发布的最新版《移动市场报告》预测,到今年年底,全球5G用户数将超过10亿 ...
【知识】
阅读更多通货膨胀问题持续 越来越多法国民众使用消费信贷
知识中新网巴黎6月8日电 李洋 李玥)由于通货膨胀问题持续,越来越多法国民众使用消费信贷。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以来法国消费信贷的使用增长了近9%,与新冠疫情暴发之前相比增长近10%。据法媒 ...
【知识】
阅读更多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毕业生可直接落户!助力复工复产人才招揽,上海拼了…
知识助力复工复产,上海再出重磅政策!6月7日,上海市人社局正式发布《关于助力复工复产实施人才特殊支持举措的通知》简称《通知》),从“政策创新突破”和“服务保障提升”两方面实施一系列助力复工复产的人才特殊支 ...
【知识】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