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卫星低能离子能谱仪载荷研制成功
科技日报合肥10月27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2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北斗由该校物理学院单旭副教授为主任设计师,号卫荷研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以及物理学院组成的星低空间等离子体科学探测载荷研制团队,联合航天五院513所等单位,离能谱近期成功研制北斗三号卫星低能离子探测载荷(LEIS)。仪载
据了解,制成空间低能离子是北斗空间等离子体探测的基本要素,卫星载荷的号卫荷研原位探测数据不仅可以用来研究太阳活动及太阳风对行星际空间和行星磁场的作用、磁层结构及其动力学、星低磁场重联和环电流现象等空间物理,离能谱而且还能对空间天气极端事件予以预警,仪载为卫星或飞船的制成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因此,北斗绝大部分的号卫荷研探测卫星都会携带空间等离子体探测载荷。与国际先进的星低低能粒子载荷相比,我国的同类载荷相对落后,获得第一手的基准数据较少,相关科学和应用研究受限。
2012年,中国科大空间低能粒子有效载荷研制团队组建。2014年,团队完成了空间低能离子谱仪原理样机和性能定标。2016年3月,团队承担实践十八号卫星载荷研制任务,得益于前期的技术攻关,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了原理样机、鉴定件和飞行件航天产品研制,并于2017年2月交付装星,7月卫星发射。专家对此评价:“与同类仪器参数相比,该谱仪比其他离子谱仪具有更高的性能。”
2018年,团队承担北斗三号卫星等离子体探测包的低能离子载荷研制任务,在实践十八号卫星载荷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离子能量探测范围,提高了能量和角度分辨率,减小了载荷功耗、尺寸和重量。载荷飞行件产品于2019年11月交付;2020年6月卫星发射成功;2020年8月27日首次开机测试正常;2021年9月23日正式开始科学数据测量,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范艾伦探测器(Van Allan)探测结果一致,数据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在线发表于《中国科学︰技术科学》上。
北斗三号卫星低能离子载荷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科大空间低能粒子载荷研制团队和平台建设日趋成熟,已经具备承担相关国家空间探测计划任务的能力。
(责任编辑:探索)
- 麦格理:维持维他奶国际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升至17.8港元
- 沙钢欲150亿元控股南钢?回应来了
- Win12系统或新增“灵动岛”设计 截图曝光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 藏格矿业前三季度净利预计增超四倍
- 交通运输部推进农村公路扩投资稳就业 鼓励具备条件的规划项目提前实施
- 巴基斯坦召见美国大使,拜登言论令美国驻巴外交官沮丧
- 证监会优化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规则 促进市场内生稳定机制形成
- 特拉斯颜面尽失!英国新任财政大臣几乎撤销所有减税计划
- 厂家提价?连花清瘟涨超50%!以岭药业回应:没有的事
- 出海进入深水区,终结了9成药企的梦:272家药企平均海外市场收入8.37亿元,规模以上(10亿)收入药企共53家
- 东方航空计划于10月底恢复多条国际航线
- 苹果品控暴跌?网友连拆60台iPhone 14PM
- 彭华岗:广大企业要肩负起四方面的“时代责任”
- 华尔街公司史上最大规模重组:高盛核心业务被曝将拆成三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