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配储能“经济账”怎么算?
当前我国储能正呈快速多元化发展趋势。经济账与此同时,源配成本与商业模式问题依然困扰行业。经济账新能源配储能“经济账”应该怎么算?源配记者近期对此展开调查。
新能源的经济账快速发展以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使得储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据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等业内专家介绍,源配当风电、经济账光伏发电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占比在15%到25%之间时,源配就会对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带来较大冲击;占比在25%到50%之间,经济账对电网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稳定性都将带来更多挑战,源配需要配置储能以应对电源端和负荷端的经济账随机变化。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源配今年1至7月,经济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6502万千瓦,源配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经济账77%;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52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31.8%。
随着需求快速增长,储能发展也步入“快车道”。记者调查了解到,许多新能源企业“我要配储”的意愿尚有待加强,成本仍是企业的主要顾虑,相对于经济性较好的抽水蓄能,目前这一问题在新型储能领域表现更明显。
“这就好比家里算账,总要有‘进项’和‘出项’。对于很多新能源企业来说,配储面临的问题是只有‘出项’,没有‘进项’,储能现阶段只是作为一个成本项存在。”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翔坦言。
而近两年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让这个“出项”的成本不断上行。“储能各技术路线不同,成本也不一样,受电芯及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上行至每瓦时1.6元到1.9元,储能电池及系统企业毛利率普遍大幅下滑。”刘勇说。
陈翔认为,要算好储能的“经济账”,应该从新型电力系统的角度去综合考虑,计算储能带动新能源项目落地并网给企业及电力系统带来的绿色价值。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降低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储能商业模式主要依靠峰谷电价差获利。其他商业模式仍在积极探索中,多是在区域性地方示范项目运行中依托容量电价和现货市场获取一定盈利空间。”刘勇说,要真正实现储能商业模式的突破,还需要在并网与调度、电价、虚拟电厂、共享储能和独立储能运营等方面进一步探索。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休闲)
- 江西南昌县:购90平米(含)以上新房每套发放1万元消费券
- 10年间报考人数翻66倍,“教资热”的背后是什么?
- 委员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
- 财经TOP10|巴黎车展开幕,中国品牌提气了!罗永浩将开启淘宝直播,58同城被强制执行1520万
- 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已在海外上线
- 中国医药阿加曲班注射液获批 用于改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相关症状
- 保险如何保驾护航实体经济:聚焦保险保障功能 发挥长期资金优势 立足保障功能
- 河南:猪肉价格进入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猪茅”表态,农业农村部发布最新数据
- 世茂集团:33亿元出售北京两地块权益,将用于偿还境内债务
- SA:上半年三星占智能手机显示面板市场收益份额扩大至53%
- 杭州银行三季度业绩快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红星公司起诉“北京二锅头”并非北京产 法院认定被告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
- 记者探访|北京朝阳超市货架满满,菜肉蛋奶价格稳定
- 企业家看二十大|长安朱华荣:推进第三次创业,迈进世界一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