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综合 >>正文
评论:银行在“保交楼”中应扮演更重要角色
综合28221人已围观
简介每经特约评论员 谭浩俊日前,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近期重点工作进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银行要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既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又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要主动参与合 ...
每经特约评论员 谭浩俊
日前,保交楼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近期重点工作进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评论银行要积极履行自己的银行职责,既要遵循市场化、扮演法治化原则,更重又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角色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保交楼要主动参与合理解决资金硬缺口的评论方案研究,做好具备条件的银行信贷投放,协助推进项目快复工、扮演早复工、更重早交付。角色
不难看出,保交楼此次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达的评论观点,与近期出现的银行部分业主“停贷”是有密切关系的,是想通过此次采访,一方面给“停贷”业主传递信心,监管部门对事件是相当重视的,正在协调银行做好相关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提醒银行,要重视业主“停贷”事件,要采取积极措施,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开发项目不出现烂尾、停工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停贷”事件不要发酵扩散。
事实上,烂尾楼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即便在房地产市场十分火爆时,也曾出现过房屋烂尾等方面的问题。在一些城市,烂尾现象还比较严重。为什么过去烂尾事件影响不大,现在却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会让业主用“停贷”来维权呢?笔者认为,过去的烂尾楼,主要源于一些资金实力不强的小开发商。更重要的是,问题发生后,只要政府一介入,很快就有大开发商来帮助解决问题,接盘建设,不会形成连锁反应。现在不一样,很多被业主“投诉”的楼盘,本身就是大开发商开发的,有的还是业界排名靠前的开发商,业主出现恐慌,也就不难理解了。
有人说,开发商出现烂尾现象,与楼市调控有关,与银行不再大量提供资金支持有关。表面看确实如此,但为什么银行不再给开发商提供大量资金了?除了监管有要求之外,难道不是与开发商债台高筑、负债率太高有关吗?而开发商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毫无疑问,与银行的经营行为是有密切关系的。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火爆时,部分银行不顾一切地向开发商提供资金,帮助开发商进行负债扩张,甚至是帮助开发商“空手”拿地。如果没有银行为开发商提供资金托底,相当一部分开发商是“兴旺”不起来的,也不会用负债来让企业快速膨胀。
这也意味着,如今房地产开发商的许多问题,是与部分银行的错误经营行为密不可分的。而广大居民在购房之后,突然遭遇烂尾、停工等现象,毕生积累的财富以及家人最大限度提供的资金,都有付之东流的风险,自然十分着急,用“停贷”来维权,倒逼银行帮助解决烂尾、停工问题,也就可以理解了。但凡有一点办法,购房者是不会这样做的。自然,银行也应当在“保交楼”问题上,承担起更多责任。否则,真的出现大面积“停贷”,对银行来说,也不是好事。
那么,银行在“保交楼”问题上,到底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该如何为“保交楼”提供帮助?笔者认为,对出现烂尾或停工的楼盘,银行应当主动介入,了解情况、分析原因,督促开发商履行职责、承担责任。特别是预售资金有没有进入监管账户?是否存在银行帮助开发商挪用监管账户资金的问题?这些一定要搞清楚。如果银行有失当行为,那银行应当承担责任,要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
此外,银行方面应对开发商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分析开发商停工、烂尾的原因,如果存在挪用和转移资金行为,银行要及时将相关情况报告职能部门和执法部门,将挪用和转移的资金追回来,确保项目如期完成。否则,也是银行的一种失职,应当追责。
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有的开发商确实是因为库存房数量过大而资金周转不开,面对这样的问题,银行应当适度提供资金,帮助开发商解决眼前的问题。前提是,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专项用于项目建设,一经发现挪用或转移,要坚决追回并严厉追责。
银行不是业主“停贷”事件中的无辜者,也不是受害者。很多问题的发生,与银行的经营行为密不可分。因此,银行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银保监会的要求,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相关银行必须认真执行、认真履责。
每日经济新闻
Tags:
相关文章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12月1日起施行 ,疫苗、血液制品不得在网上销售
综合北京青年报记者9月1日从国家药监局了解到,《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办法》依法明确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 ...
【综合】
阅读更多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下年内新高 50基点加息重新成为美联储选项?
综合财联社2月17日讯编辑 潇湘)基准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四升至了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当天最新发布的初请和PPI数据,进一步提高了业内对美联储将联储在更长时间内加息以遏制胀的预期。而同日登场的美联储官 ...
【综合】
阅读更多加力稳投资多地明确水利项目建设计划
综合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记者 连润开局即冲刺。为促投资、稳增长,多地近日明确了2023年的水利投资计划。业内人士表示,大规模水利建设项目一般投资规模较大,产业链 ...
【综合】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国务院:压实责任落细措施,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
- 农行:制定2022-2024年资本规划 将适时适度开展外源补充
- 一图读懂《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 对话Babycare:如何从一款婴儿背带到母婴品类全面开花?
- 江苏徐州新增6例阳性感染者 本轮累计报告17例阳性
- 保险服务质量“成绩”公布!139家公司,哪家服务质量好?9家公司超90分,5家不及格
- 谢治宇:今年很多企业开始变得值得下手 拥抱波动的前提是知道赚的是什么钱
- 开盘:俄乌谈判进展存疑 美股周三低开
- 两部门:人工关节集采中选产品以含伴随服务费的中选价格为支付标准 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 碧桂园莫斌:2021年权益现金回款5022亿元,权益回款率连续6年超90%